UN38.3试验内容
试验T.1高度模拟(38.3.4.1)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C. 试验电池或电池组在压力等于或低于11.6 千帕和环境温度(20±5)℃下存放6小时;
D. 试验后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E. 计算出每个样品质量损失、试验前后电压比,并记录;
F. 判定要求:如果无泄漏、无排气、无解体、无开裂和无起火,并且每个试验电池或电池组在试验后的开路电压不小于其在进行这一试验前电压的90%,电池或电池组即符合这一要求。有关电压的要求不适用于完全放电状态的试验电池或电池组。
试验T.2温度试验(38.3.4.2)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C. 电池或电池组在试验温度等于(72±2)℃下存放至少6 小时,接着在试验温度等于(-40±2)℃下存放至少6 小时。两个极i端试验温度之间的MAX时间间隔为30 分钟。此程序须重复10 次,然后恢复至(20±5)℃,并将所有试验电池或电池组在环境温度(20±5)℃下存放24 小时;
D. 试验后测量电压、称重并记录;
E. 计算出每个样品质量损失、试验前后电压比,并记录;
F. 判定要求:如果无泄漏、无排气、无解体、无开裂和无起火,并且每个试验电池或电池·组在试验后的开路电压不小于其在进行这一试验前电压的90%,电池或电池组即符合这一要求。有关电压的要求不适用于完全放电状态的试验电池或电池组。
UN38.3试验内容
试验T.8强制放电(38.3.4.8)
A. 测试对象:表1或表2对应编号的样品;
B. 试验前测量电压并记录;
C. 电池在环境温度下与12V直流电源串联连接,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MAX持续放电电流作为初始电流强制放电。将一个大小和功率合适的电阻负载与被检电池以及直流电源串联以获得规定的放电电流。每个电池强制放电的时间(小时)等于其额定容量除以起始试验电流(安培)。
记录放电电流和强制放电后的电池电压。
强制放电结束后观察被检电池7 天。
D. 判定要求:电池无解体、无起火,即符合这一要求。
而在苏州高新区的威阔检测VTL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与另一种"火焰"——热失控测试舱里,某新型固态电池的温度曲线在752℃处戛然而止。"这组数据永远不会上热搜,但它能阻止下一场灾难。"实验室主任陈凡领的检测报告上,密密麻麻标注着23项安全边界值。
系统级的数字孪生
面对某车企800V高压快充隐患,工程师启动"全维度压力测试":
充放电网络:500V300A设备模拟4C快充,电压波动控制在±0.5mV;
多物理场耦合:同步监测电芯膨胀、气体释放、结构形变等参数;
AI预测模型:基于3000TB历史数据,预警三年后的容量衰减曲线。
产业重构:检测技术的价值升维
1. 标准进化论
当欧盟将热失控预警时间从5分钟压缩至3分钟,中测机构迎来新挑战:
CT-SEM联用技术:1μm级缺陷定位精度,超越现行要求;
振动同步加载系统:模拟振动+温度+湿度复合应力,暴露系统兼容性问题;
实时数据中台:云端共享检测进度,客户可远程参与测试决策。
2. 数据主权
在威阔的AI里,一场静默革命正在进行:
热失控数据库:收录3000+案例,建立7类电解液分解模型;
寿命预测算法:误差率<3%,反哺材料配方优化;
失效知识图谱:将23类常见故障与87项工艺参数动态关联。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锂电池电量检测的威阔检测于2025/4/23 18:16:3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hanghai.mf1288.com/wkjcjs-2857468435.html